第一回 (1)开篇怎么在讲宇宙起源?
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
《西游记》这一开篇,第一回的回目就叫“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”,一开篇似乎根本就不是小说,却是在讲修炼的大道。其他国家的名著,其实都不象中国古典小说那样开篇就扑面而来的雄浑的气魄,一上来就天上地下,比如《三国演义》,比如《水浒传》、比如《红楼梦》、比如这个《西游记》,等等。中国古典小说,也没有哪一部象《西游记...........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人的一切都定了之后,世界上就出现了四大部洲:曰东胜神洲,曰西牛贺洲,曰南赡部洲,曰北俱芦洲。好像这个说法,跟佛经中真的很不一样。再说了佛经中是真是假,也没法儿分辨。只是,如果,如果这个四大部洲,我们从来没有见过,那么,按照前面的世界创造的程序上来讲,很可能不是我们这个层面的。《西游记》中说到花果山“此山乃十洲之祖脉,三岛之来龙,自开清浊而立,鸿蒙判后而成。”这个十洲,可不是四大部洲哦!花果山虽然在东胜神洲,居然是十洲的祖脉!那么也就是说,还起码有另外的六个大洲。但是前面又明明说得很清楚“ 感盘古开辟,三皇治世,五帝定伦,世界之间,遂分为四大部洲:曰东胜神洲,曰西牛贺洲,曰南赡部洲,曰北俱芦洲。”
三岛好说,起码我们可以在山海经中找到东海三仙山的传说,三个在海中漂浮的仙山,称作岛自然毫无疑问的没问题。蓬莱、瀛洲、方丈,三个水中的仙岛,可以很容易的判断,他们并不存在于我们这个空间。这个四大部洲,根据古代的物质分层结构,也不存在于我们这个层面的空间。但是另外六个部洲在哪里呢?存疑。
按道理说,应该是有了几大部洲之后,再有了花果山。可是《西游记》却说,这个花果山是十洲的祖脉,也就是说,先有花果山,再有十大洲,起码也得说,花果山的出现不会晚于十大洲。按照佛经讲,四大部洲跟佛们有关系,按照中国传统道家讲,三仙山跟修道有关系。按照《西游记》讲,这个花果山跟佛国、跟道的世界,都很有关系。你看看,事情就在细节上,故事的开篇、这么轻描淡写的一句,就点到了很多根子上的事儿。既然花果山如此家世渊源,孙悟空他又是道家、又是佛家的修炼,就成了必然中的必然。
疑虑暂且都放在一边,我们就让创世之轮继续运转。石猴的身世且是不凡。花果山的特殊地位、决定了它因缘际会的特殊而又特殊。山上特殊位置的特殊尺寸的、特殊构造的石头,孕育了一个特殊又特殊的生命——石猴。没得说,这只猴子不是一般的特殊。花果山位置特殊“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,万劫无移大地根。”山石的尺寸特殊“三丈六尺五寸高,有二丈四尺围圆。三丈六尺五寸高,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;二丈四尺围圆,按政历二十四气。”山石的构造特殊“上有九窍八孔,按九宫八卦。”
不消多说了,这个花果山,跟人类在一大层,可具体细分的来说,不在我们现在人类生存的这层空间,那么这个石猴子一出生,自然也不在我们这个空间。整个《西游记》,提到的很多场景,都不是我们这个层面上的,有高层面的,有低层面的。这个高低层面,不是上下,却是嵌套的关系。
中国传统上的道家,很注重数字,关注一些在今天看起来非常奇怪的数字,有的数字不大,有的数字就非常大,有的数字,大得超过了人类所知的历史。这些数字,按照传统的世界构造学说,就不奇怪了,那是这个世界一层一层的运作的机理,变动的规律。我们这个层面的世界空间,其变动,随着上下的变动而变动,就像齿轮传动一样。齿轮的齿数是固定的,每个齿轮的齿数都是不变的,但是一大堆齿轮交错带动,运转的结果就让人眼花缭乱、觉得变化无穷了。其实是很有规律的。
现在的人们无法接受这些规律,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,人之外的原因。那就是,因为这些规律基本上都体现在其它层面的空间。并且,古代人所讲到的东西,由于是多层面立体感受到的立体的规律。这些规律,需要用身体、用心灵去体察,对,用心灵去“体察”,人的身体、人的意识观念、跟宇宙一样,也是多层面的。
比如,一样的风吹草动,其来源可能是各个空间对映下来的。但是到底是哪个空间对映下来的呢?是哪个层面的什么生灵搞出的事情?这种事情,只有修炼有素、或者说天生好根基的人才能判断的更准确、更精确。要命的地方就在于,中国古代的文化,是需要身体去理解的。古代人很多人都能体察出来。可是现在不行了。现在,身体理解不了的人,他自然就会认为古代的很多说法是虚无缥缈的了。也就是他这个身体、他这个最好的工具,他运做不了,弄坏了。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-9-5 10:32:43编辑过]